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講座題目:有感建築:人造混和生命體的誕生




講師:沈揚庭先生
演講時間:2012510 18:10~20:00
演講地點:M0201(第一醫學大樓)


{講師小檔案}
現職
台灣優奎士公司科技顧問
成大建築互動建築研究室國科會計畫總負責人
高雄正修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學歷
博士學位(Ph.D Candidate)                                       2005-2012
互動建築研究室, 建築研究所, 規劃設計學院,
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
                               
碩士學位II (Master Degree II)                                  2007-2009
人機互動, 資工研究所
喬治亞理工學院, 美國

碩士學位 I (Master Degree I)                                    2003-2005
互動建築研究室, 建築研究所, 規劃設計學院,
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

學士學位 (Bachelor Degree)                                     1999-2003
建築研究系, 規劃設計學院,
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

專長
建築設計與規畫、互動建築、人機互動、腦機互動、資訊視覺化設計、數位製作、參數式設計

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兼任設計講師                                                2010-2011
高雄正修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2011-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2009-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究助理                                            2007-2009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2006-2007
崑山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2006-2007
樹德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2005-2010

獲獎與專案
成大綠教室專案                                     2012
內政部創意巢想未來首獎 :繆思空間                2011
互動教學變形白板設計專利                         2011
成大未來教室專案                                 2010
互動建築一書                                         2010
台灣教育部永續校園資訊驛站                       2006

{講座心得}
感應桌這項作品讓我聯想到一個社會"創作"的新現象,因為資訊的普及,知識的交流變的很容易,工程師也可以寫出很美妙的電子樂或分子科學,像本是研究科學但把這項技術放入廚藝當中居然創造了如此奇蹟的料理。互動這件事將蓋房子(生活中鎖碎或勞力的工作)變成像裝置藝術般的有趣。機械、工程是不討喜的,但中間的轉換的造就了迥異的結果。仿生這件事總是讓人為之驚嘆,無數排列的單一元件,卻又彼此知道方向般的整齊不打擾,造物主偉大,創造又重新詮釋這些自然的物品,人工雖假但美術的前提就是經過"人工",在"自然"(仿生)和"人工"間找到藝術的平衡點。(工設 蘇絲瑋)

"大部分的建築都缺乏環境應變的調適能力",在現代,建築的定義與空間其實可以沒有界限,環境與人類的關係也不應再侷限於容器物體的相互關係,利用簡單的機構可以創在死物變成生命體(ex 海灘怪物)資訊的發達使時空距離極縮,而硬體世界(即實質世界)的相互距離也能再利用發展,人心與空間的距離也有了新的突破。"超越時間與空間"之建築空間即重點,空間(死物)與生命體(即人)互動(對話),使死轉為生命體,不僅帶給我們新生命的衝擊,更讓人類有了未來樣貌的想像,建築將變成另一種形成的居民,與有心臟的生命體"共存",新媒體是跨領域合作而來,該知道的知識還是學不完,但最重要的課題就圍繞在我們身邊,居住的環境,生命的省思啟發,對自然的熱愛,人類應謙虛。媒體傳達設計師、建築設計師比任何職業的人更具生命與環境的奇想,"有感建築"的形式是其中一種傳達方式吧!(媒傳 傅意涵)

講座題目:創意產業設計

演講時間:2011年4月12日 18:10~20:00
演講地點:M0201(第一醫學大樓)
演講老師:卜唯平

{講師小檔案}
現職
禾翌創意有限公司 / 品牌行銷經理暨合夥人
靜宜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化妝品科學系 兼任講師
學歷
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碩士
專長
專精於品牌策略建立、發展及執行,提供整體性創意提案,並為客戶規劃領先的競爭策略。
經歷
§ 「HITOS」手作甜品專賣品牌顧問
§ 「豆花開了」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顧問
§ 智慧財品牌策略有限公司 / 企劃專員
執行專案
【新品牌建立專案】
l 駿興工業珐瑪工坊
l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Rush系列
l 永勝資產管理集團-雲控鎖C-LOCK
【品牌輔導及改造專案】
l HITOS手作甜品專売
l 豆花開了
【展覽策劃/參展】
l 青輕轉-台灣環保美學展 / 台中.勤美誠品 (2011/09)
l 衣時興起–楊子興.簡伶玲 時尚 x 攝影創意聯展 / 台南.成功大學(2011/05)
獲獎
§ 第十屆工業銀行WeWin創業大賽網路創新獎。台灣工業銀行(2009)
§ 第十屆TiC100創新競賽「人文創新優質獎」(季軍)。研華文教基金會(2008)

{講座心得}
卜老師的演講說了設計中"理性與分析"的一面,也是設計師較弱的一部分,但在他公司看見了理性與創意的完美結合,在他公司內也實踐了很多學生做不到的"技術",看著每一個技術在他產品上發揮的淋漓盡致,很刺激,也是在學校時期我一直很懷疑的事,沒想到在PH7的產品上看到。過去總覺的分析/行銷是很硬,但卜老師透過觀察,設計變的好有趣,也更生動,讓設計不只是"美"而已,更有其生命所在。卜老師的公司在接每個案子時都蒐集了好多資料,為了其中的小元素可以跑到鄉下去,因此學了很多生活表面看不見的事。
To be creative--
大量reading
Enjoy不太舒適的travel
廣結善緣
Good thing we like a challenge
(產設 蘇絲瑋)

靈感是火花,導火線是創意,引爆的是人。一個產品有很多點可以切入,ex禮品或時尚,選定定位以及目標客戶族群再來制定策略,ex藺草包成功變身時尚包,而且符合環保。要永遠懷抱好奇心,心胸開闊才能接受各式各樣的case,也才有熱情。業主時常在乎產品本質,設計師得學會如何說故事才能說服業主。我對帶設計失去見客戶深有同感,與其埋頭自己做設計,能看見別人對自己作品的反應會讓我知道該如何修正,常常給一樣完設計的人看都無法發現盲點。人需要勇於探險、挑戰,將自己也經營成一個品牌。具體的想像自己未來的目標,會更容易達成自己的夢想。(媒傳 李鼎喆)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請同學注意-講座心得成績

目前講座心得成績都已po在校務系統
請同學自行上資訊系統查看成績,
作為期中自我預警,
講座課程共有七場需要寫心得,
會選最佳六篇為成績(共佔60%),
七場全寫會額外加分。
(另外40%為出席率和上課狀況)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講座題目:色彩講座




時間:5/08(二),10:00am~12:00pm
地點:B108教室舉辦
歡迎所有大學部、研究所同學踴躍參加。
講座為設計講座二課程之一
請勿遲到喔!

10分鐘
TDC政令宣導&工商時間(研究案&設計石中劍計畫)---人才培育組&研發組
40分鐘
設計師應該學的色彩學─如何應用Pantone體系的色板以及後端印刷及製程的對應一致性 -色彩觀念講座(Pantone)---Pantone東南亞地區 丁山煌區域經理
10分鐘
(休息) Pantone色票展示與介紹---Ruby
40分鐘
CMF in Design- 色彩及材質知識講座 (TDC)---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色彩及材質研究室 柯敏弘 研究員
15分鐘
Q&A Pantone色票展示與介紹----Ruby


{講座心得}
在製作印刷以及平面作品時,常常遭遇色差,使得重做,現在才知道在不用硬體,監視器會模擬出些微差距,不能用肉眼看螢幕去判斷。印在不同材質上也會有不同結果,Pontone有分銅版紙和模造紙兩種特別色看不到網點,如果要用四色印刷特別色,要判用color bridge比較差別。金屬色、霓虹色是軟體中看不到的,但這些特殊色可以讓設計更特別。濕度、溫度會造成褪色。正常色票可以保存兩年半。設計師必考量才值區域來選擇顏色。cost down如何降低成本是設計師最需要考量的。(媒傳 李鼎喆)

由講者介紹而知,色彩語言(感受)是由大家的經驗累積,再經由一些統計分析而來的,非一人所定。也因為我們無法同意一家品牌的顏色改變,所以在做設計時需做好色彩管理讓設計從一而終有一致性。Pantone是特別色,印出來是滿色非CMYK四色印刷之網點。台創講者也提醒我們在未來職場上不是只是將作品作的美觀,或只是用一種材質,而是會更去注重到如何降低成本,也能使材質和設計有很好的連結,我想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媒傳 陳琦蓁)

講座題目:我的電影配樂實作經驗談






講座題目:我的電影配樂實作經驗談。
講師:朱約信(豬頭皮)先生
演講時間:2011年4月26日 18:10~20:00
演講地點:M0201(第一醫學大樓)

{講師小檔案}
台南出生。
一張「朱約信專輯」。
參與數十張概念和輯製作。
七張「豬頭皮」專輯。
台大大氣科學系、台大大氣科學研究所。
1994年,「豬頭皮首張專輯」登上美國告示牌(Billboard)雜誌封面故事。
2000年,金曲獎「台語歌王」。
2005/2006「台客搖滾」主力歌手。
演電影、寫電影主題曲/提名金馬獎、出版電影原聲帶。廣告音樂。
電視/電台節目主持。寫樂評/影評。出書。
大學開課講授「流行音樂研究v.s.電影流行文化」。
經營live-house
【搖滾主耶穌】團長。
cc授權】台灣親善大使。出版數張cc授權】專輯,獨步全球。

{講座心得}
由豬頭皮先生介紹才真正這麼仔細聽一個電影的配樂,真的很有趣!也從他的分享知道以藝術為工作項目都會遇到跟雇主溝通,取得「創作自由」和「量身訂作」的平衡。是我們要學習的目標。音樂像設計一樣一致性很重要,因此也會有同個旋律但以不同樂器來演奏的方式。做音樂的人真的很厲害,必須學會想像,試著讓大家因為配樂而和戲劇主角有相同感受。(媒傳 陳琦蓁)

如何在創作和量身訂作中取得平衡,是我們常常會遇到的問題,找到自己的定位點,是最重視的課題。學習"轉化"而不是抄襲,在企業成立之前或完成自己想要的夢想前,我們從學習他人開始,但是如何聰明的學習別人,讓成果不失自我風格,將他人的東西當作一種養分,成長更好的作品,這才是重要的。It's not copyright ; it's about copying right,像是迴避設計copyleft,都是鼓勵大家學人之長。(媒傳 郭憲竹)

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講座題目: 青年夢想VS職涯規劃-創意設計人才發展












演講時間:2011年3月29日 18:10~20:00
演講地點:M0201(第一醫學大樓)
演講老師:蔡孟翰 先生

{講師小檔案}
現職
聯成電腦/3DsMAX室內設計師/Yahoo拍賣講師

學歷
淡水工商專校(三專部)

專長
電子商務網路拍賣、創意設計、網頁設計、3D建模、室內設計、廣告影音視訊剪輯

經歷
§ 行政院科技人才培訓專班 講師
§ 台灣比比股份有限公司
§ 三重工商 社區大學 電腦講師

{講座心得}
有一項自己的技能的確很重要!要有一個興趣後就要努力去學習所有的技能。一個公司要的就是技能越多,一個人可以抵二十個人用的!所以不管面對未來所有的未知,只要努力的去盡全力去學習就算是一種投資!投資包含很廣,連現在的科系也是一種投資,所以我們要為了我們的未來努力做好投資!今天的講座提醒了我們現在就該為了自己的未來做準備與投資。(蔡亞彣)







要把自己提到金字塔的頂端。學好所長提升自己,不只學會軟體,還必須要學會整合並且要有世界觀,你要賣的是全世界,擴大自己的視野,不侷限自己,並且瞭解自己是最重要的,我對演講者所說的自己生病在病床,把自己做的的遊戲賣到全世界的故是印象深刻,也很激勵我。最後播放的影片也很精彩,見識到更多未來的科技。(郭憲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