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2013.05.23 講座題目:說故事:說什麼故事怎麼說?

講座題目:說故事:說什麼故事怎麼說?
講師:安哲毅 先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音樂學院  兼任講師
電影創作聯盟(TOFU  秘書長
製片、編劇、導演

學歷
加州藝術學院  電影電視製作研究所 電影電視製作碩士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系  學士

專長
影視美術、製片、編劇、導演

經歷
2013    公視                             《擁抱刺蝟》 拍攝中
2012    公視                             Lady’s Night 
2011    紀錄片             大象 小象
2010    紀錄片             我們的風
2009    公視                             台北異想-末班車 
                                                             2010休士頓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2009世界高畫質影展年度最佳長片,首爾國際戲劇獎評審團特別獎
                                                             2009保加利亞金櫃電視節銅櫃獎,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入圍
                                                             2009釜山影展,東京影展,台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亞洲電視獎
2008    錄像藝術                     4 Corners        
2008  台法錄像藝術展
2007    公視                             指印 
                                                             2007  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編劇,導演獎入圍,南方影展競賽片入圍
2007    錄像藝術                     正面Façade  
                                                           2007  中原大學教授暨校友聯展
2005    公視                            黑夜藍天       
                                                             2005  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編劇獎入圍
2001    短片                             盜汗 Sweat
                                                              2001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片入圍
                                                              2001維也納影展,釜山亞洲短片展,葡萄牙Vila Do Conde影展
                                                             2002  金穂獎優良短片,美國安亞博影展



§   演講時間:2013523 18:10~20:00


§   演講地點:深耕講堂(管理學院二樓)







       老師今天分享了一些弱勢家庭環境的影片,令我感到相當震撼,有些事情在我們的認知裡知道,但是因為沒有親身經歷,所以就很少去關注或是思考有關弱勢族群的議題。今天看到的影片在旁觀者的我眼中像是個故事,但是在那些人的眼中,卻是他們的人生。很震撼,也很感激自己生在資源豐足的家庭。我不知道該如何去幫助那些小孩,但是有些人卻願意去協助那些可憐的孩子(像是修女和大老師),修女說她認為教育可以改變孩子,而且她想要藉由“教育”來培養可能成為滿洲鄉未來領導人的人。這個夢想看來很大,有些不切實際,但是若是努力去做,可能會會看到令人感動的結果。我認為有些事情政府或是法律無法照顧,但是地方人士可以去協助,讓自己的故鄉城鎮更好,但是有時候因為生活的忙碌或對他人的不信任,所以可能在救助方面會有所遲疑,紀錄片的存在和拍攝本應該是要讓更多人知道,可是有時卻又為了保護他們,所以不能公佈,很心酸和無耐。明明是應該受到援助,但是還是會被其他人排斥(向修女後來因為附近安親班趕走)
人漢人相處真的很複雜。在讀設計的過程,老師總會說:設計可以改變世界。但是在一個既有的環境之下,我們又該如何去改變那些人的處境呢?若是設計可以改善問題,那是不是從“物件”的角度而是“人”呢?今天分享的形式是影片、紀錄片,可能和產設較無關聯,但是不論是影片還是產品,都會去述說一個理念,一個故事,我今年去看了新一代設計展,或許是成熟了些,所以對於得獎的獎品影片,少有感動。那些設計有多少是真正為了需要幫助的人而設計的呢?希望我以後的設計可以幫助到那些人,謝謝老師今天放的紀錄片,讓我可以從別人的人生看到自己的幸福,讓我可以從別人的人生看到自己的幸福,並且能為他們做設計或是努力,讓這個動力可以成為回饋社會的目標和夢想。(產設 黃珞鈺)

       故事不見得需要從頭說起,也不用多麼精神安排,我覺得傳達出真誠,真心的故事,感情就可敢動人。故事有很多說法,不同的方式傳達說故事的人之不同觀點和想法。修女的愛心和付出,讓人覺得很可愛也有時候滿心疼的。小小的年紀就要學著獨立,離開家人,其實是必須很勇敢,很堅強的。透過影片可以深深體會到小朋友的心情和感受,也因為一些人的付出和想法有所體悟。滿喜歡紀錄片記錄故事的方式,不是精心安排的情節,每個角色都是最真實,最自然的表現,也往往因為這樣可以更深刻體會到故事和人物的情感。故事最讓人有感觸的即是過程,就像自己經歷了一次一樣。(媒傳 王允閑)

       今天的講者雖然過去也是唸設計的,但他最後選擇拍電影,他主要想分享的是聽故事這件事,就像我們常常聽到人家說能寫出好文章的作家背後一定也有很豐富的人生故事,拍影片和做設計也是相同的道理,需要聽很多的故事,從別人的人生經歷裡去吸取養分,因為只有真正參與,聽到這個社會中的許多小故事才能體悟的最根本的需求,否則坐在書桌前,我們看到的只會是表象,當然不會有新的,令人感同深受的產出。在看影片的時候很有感觸,因為在去年暑假我去做了國際志工,是到甘肅喬門的偏遠中學做支援教育,學設計之前我的夢想是用設計改變這個世界,但學得越多越懷疑自己到底能對這個世界做出什麼貢獻,所以這也是當初我去做志功的原因,雖然不知道做志工對於設計有什麼幫助,但我還是相信從人與人之間互動獲得感動才是能做出好設計的根源,很慶幸自己處在很好的環境裡,不過有時候不能一味的把任何事視為理所當然,那次做志工我以為我是去付出的,但後來才發現從孩子們的身上我獲得更多,他們的眼睛看到許多不曾看見的事物或找回了遺忘的快樂,當然也聽到了一些悲傷的故事,很喜歡這次講者分享的內容,因為只有先讓自己感動,才能期望別人也受到感動,而這些都會是往後做設計的養分來源,另外在看影片時,也一直想起一件事,是做志工時,不斷被提醒的,就是不要將自己的價值觀附加在上面,因為或許在我們還沒去之前,他們也過得很好,或許是在我們去了之後,他們才產生了比較,這件事大概是我們做任何事都會遇到的問題。(產設 徐紹鈞)

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2013.05.09 講座題目:產品開發設計分享


講座題目:產品開發設計分享
講師: 范赫宸 先生

笙皓有限公司 負責人
福利成有限公司 總經理
冠德科技有限公司 設計經理

學歷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技術系

專長
創意產品設計、平面設計、產品開發整合、產品攝影。

經歷
§   三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師
§   躍昇產品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經理   
§   冠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經理



• 演講時間:201359 18:10~20:00
• 演講地點:深耕講堂(管理學院二樓)









      演講者經驗豐富多門產品,設計種類多樣,令人驚訝他的多產創作。他的sketch表達方式令人相當喜歡,簡單而不使用繁複的技巧,在這次的演講中,演講者分享了許多他設計的案例,除了設計構想外,演講者注重在sketch的呈現(photoshop/alias/proE)使自己的提案相當具體。以3C產業中的設計會和機構緊密相連,溝通和合作的能力也相當重要,心跳戒指錶因為講了許多設計流程、細節,有較深刻的印象,且在媒體上有曝光宣傳,范老師在設計產業待了很久,我認為他分享的很好:要對自己很有自信,且不斷的充實自己,讓自己可以快速思考的練習、審美觀&設計表現,向自然學習,出國擴展視野,廣泛交友,培養生活方式和態度。就職設計市場是一場硬仗,應該讓自己永遠保持創作的能量和活力,身心的耐壓持久力外,我想還有的是自己對設計的熱忱。在這場演講老師散發自信的積極正向氛圍讓人羨慕,除了設計之外,老師強調要用遠保持謙虛,並且在受到委屈後要越挫越勇。從這場演講中,設計除了能力之外,還要思考、以及態度,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堅持,不要是到委託的客戶剝削。平常不做設計時,就要多搜集美麗的事物累積自己的能量(老師推薦去日本網站看看),要保持那個“能量”。很多事情不可能在我們求學時學到,但是要保持不斷接受資訊和刺激才能面對千變萬化的挑戰。“不要限制自己,把自己敞開”。希望我以後就業可以在設計的天空中盡情飛翔!(產設 黃珞鈺)

      講者讓我看到一些專業的工業設計師的成功,產品的行銷,攝影、設計、包裝、製成、3D,開發、思考等等,都必須擁有的專業技能,身為學生的我,還有許許多多的不足,范先生跨足平面、產品、包裝、網站,十足的令人驚嘆和欽佩,讓我覺得“凡事自己來”的重要,能力的養成事需要不斷的練習和給準備好的人,他會的軟體凡舉aliaspro Erhinocatia樣樣行,不斷的強調mechanical的重要和產品實體化的模樣,確實如此,一台monitor 畫了100多台才選到了滿意和可上市的、習慣動作(反覆),一條兩條的講究,形態的變化,如何符合世代的設計潮流,平面轉立體,立體轉平面,讓我不斷的倒抽氣之外,開始審思自己的能力有多少?是否有具體如此全能的設計師條件?經驗的累積很重要、踏出第一步很重要,膽識、勇氣,毛遂自薦,自我充實,還有一個產品的專利申請,保護設計者的權利和產品開發的保密簽約絕對要遵守,職業道德,設計翻案的痛苦必須去習以為常,其他部門的協調配合、溝通、團隊的合作,朝九晚五、六、七、八、九的生活,我認為在設計產業生活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喜歡的領域,專進自己、絕不能設限、抗壓性培養學到老活到老、累積、面對、圓潤、人脈個人風格的養成、建立。(產設 顏于亭)

       我覺得今天像一場時光之旅,對一位資歷很深的設計師而言,一開始什麼都要做,而且做的幾乎都是時下最流行的東西,不知是不是時代的關係,今天介紹的產品重“造型”但是現在的設計常重“概念”,可能很多創意已經被開發出來,所以推翻原有印象成為今日設計主流,一個好的設計,不只可以改變一間公司,也可以改變世界,在今天獲得印證,在業界專利非常重要,可以為了一件專利去開發一件設計案,可能我們現在學設計不會考慮開模、分件專利的問題,今日設計案,說明了真正產品開發的流程,而且一樣東西要多銷國外,除了緩衝材避免損耗之外,連商店銷售文化和市場定位都要考慮,我覺得現在設計應趨向分化,建模師、設計師,工程等等,應由個領域專人來做,雖然現在小工作室還是很多,但溝通很重要,以後出去還是要和不同領域的人工作,而且對於產品和人一樣,要包裝要形象,行銷會是重點,而且現在就可以開始思考未來想要待的公司的類型,因為眾多演獎者都有提到這個重點。(產設 邱瑋晨)

       先不論今天一直體會到的演講者深厚的實力(尤其是sketch和使用軟體的專業)我覺得我們更該學到演講者對於自己所經手開發的產品上用的心和重視,儘管機構方面再怎麼要求,但還是以踏實的心態畫草圖(而且非常多!)再到建模時要求的完善,我想都該是我們設計師最最基本要做到的責任。然後再將包裝在產品外的一切一併結合考量、要求,期望以最好的效果呈現出,讓我體認到其實「一個產品」加「包裝」是一個更需要用心(因地制宜)且多方面考量的大工程,是一個要不斷統整作業。但我覺得最難能可貴是在整個過程中,我們能保持著熱忱嗎?(產設 陳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