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題目:作品集的準備
講師:陳昶榮先生
現職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意設計中心.經理
學歷
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所碩士、
國立雲林技術學院( 二技 ).工業設計學士、
明志工業專科學校.工業設計科.五專。
專長
工業設計、電腦輔助設計、設計方法、創意啟發、設計管理。
經歷
n 佳世達科技.創意設計中心.經理 / 2007-2008, 2009-2013
n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兼任助理教授級專家 / 2009
n DEM 橙果設計.經理 /
2008-2009
n Lunar Design (台創國際設計人才培訓計劃 ) / 2005
n 明基電通.數位時尚設計中心.經理 / 2003 - 2007
n 建碁電腦.主任設計師 / 1999 – 2003
獲獎
n Red dot Design Awards ( QPS-213
Photo Scanner ) / 2012
n IF Design Awards ( QPS-213 Photo
Scanner ) / 2012
n Red dot Design Awards ( QPS-211
Photo Scanner ) / 2011
n IF Design Awards ( QPS-211 Photo
Scanner, QDF-104 Photo Frame ) / 2011
n Japan G-mark Design Awards (
QDF-104 Digital Photo Frame ) / 2010
n IF Design Awards ( S81 mobile phone,
FP72V LCD Display ) / 2006
n Japan G-mark Design Awards ( FP72V
LCD display ) / 2005
n CES Innovations Awards ( FP72V LCD
display ) / 2005
n 台灣精品獎 ( AOPEN H340 slim PC ) / 2002
n 新一代設計競賽.資訊類.佳作 / 1995
n 雷諾城市車設計競賽.立體組佳作 / 1995
n 眼鏡形體設計競賽.第三名 / 1991
n 禮品暨文具設計競賽.傑出新銳獎 / 1990
n 眼鏡設計競賽.尺寸圖組第一名 / 1989
演講時間:2013年3月28日 18:10~20:00
做一個好的有秀的設計師必須要有敢講敢說的特質,能夠與公司的人有良好的互動,溝通、樂觀活潑積極進取的特質,這幾乎是在每個公司裡都能找到的徵求條件,一個好的作品集就像代表了這個設計師一樣,對於自己作品集的態度就像代表自己出去應徵一樣,設計師重視的是細節,對於一個好的作品集,必須要有人在情境中,企業才會知道你的設計是如何用,定位為何,聽了陳昶榮經理的演講後,最深刻的是即使只去過日本的他,對於語言不通,隻身一人前往德國看展,他做到了全公司還沒有人做過的事,做了一份心得簡報回來,對於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與別人分享的態度,為什麼老板願意再將他外派?因為他做了別人不做的事。要如何成為眾多畢業生或競爭者特別的一人呢?我想除了要懂得包裝自己和promote自己,更重要的是激發自己的創意和與眾不同的能力,有敬業的態度和與於挑戰的精神,其實我也不知道是否未來會繼續做與設計相關的工作,但我相信不論在任何場合,對於工作的態度都是一樣的。縱使讀了設計畢業後的市場需求並不樂觀,但能成為一個好的設計師就是有不斷創新及持續努力的特質,每個人是如此不同,世界才會變得有趣。(產設
李璿)
看了一些人的作品集並且比較了之後,發現比較好的作品集除了有產品的圖另外還有文字說明,發想過程、sketch、細節說明,使用操作、情境。我覺得陳先生第一次去德國之後回國做的出差報告書很不錯,讓公司的每個人都可以藉由分享而學習,除了讓同事之間感情、向心力凝聚,也提升了公司的競爭能力。陳昶榮先生在演講中提到在美國的那段時間,美國設計的特質:要求別出心裁的創意和廣泛的設計範疇,這點相當吸引我,允許設計師去做看似不可能的夢,可能看似荒唐,卻也能激發出更多的idea,這點相當振奮人心。從中可以看出很多原本普通人不曾想過的可能性,就像是一種新的意識,讓人體認到設計可以改變人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模式。“每個人是如此不同,世界才會如此有趣”,這句話我相當喜歡。我認為這句話再說的是一種多元性和廣度,還有包容力跟環境感知的敏感度,這是無人可以去帶的個人特質,也是競爭的能力。
陳昶榮先生也和大家分享了一些關於台灣設計產業的現況分析和講解,以及步入職場的一些知識、面試須知,比較台灣和中國大陸設計學系畢業後的就職狀況,這些事情對目前在學校就讀的我所知甚少,但其實現在仔細一想,在不久的未來,不準備讀研究所的我很快的就要步入社會,尋找工作了,所以陳昶榮先生簡而有力的統整,對我相當有幫助,令人感動的是這場演講還有許多激勵人心的話語和觀念。我發現這先觀念不只是為了進入社會生活做準備,而是一種人生哲學的態度。未來的我們不一定會選擇設計領域發展,但是這些我們從學設計中學到的事,都能為未來有所幫助;眺望常人的思維、和人溝通的能力。我現在是大三,還有一年的時間,我想要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我相信熱忱和想法可以支持我。有信仰的思想能讓我活得自信,更有目標。這是一場精彩的演說,他讓我對未來有了新的想法和動力。(產設
黃珞鈺)
今天我們聽的演講主題是作品集的準備,一開始以為講者會告訴我們關於作品集應該放什麼或怎麼做會吸引別人的目光,但像他說的排版的話,我們應該大二就要學會了,所以她今天講得比較是顧主在找什麼或著讓我們從對比不同形式的作品集去找他們的優缺點等,因為其實與其教我們一些書上會有的內容,他先告訴我們社會的需求,再來是我們要什麼,擁有了最基本的排版之外也要記得如何清楚呈現產品和概念,最近高好友在準備作品集,有時候自己埋頭坐久了會很容易迷失在美不美這個問題而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所以今天真的是一個能重新審視的機會,並且常常我們自己認為需要的反而不是業界或僱主的重點,甚至只是基
本條件,另外也從他的自我介紹中發現在業界中設計能力很重要,但我們更需要重視的是自己的心態、態度跟人際溝通,準備作品集這件事應該要是隨時不斷增加內容,並且是很多面向的準備,很高興自己能提早在大三知道一些事,能從現在開始做準備找到自己的特色。(產設
徐紹鈞)